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聚焦齐越精神 研讨话剧艺术——《热土难离》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16-12-11    作者:     来源:     

聚焦齐越精神 研讨话剧艺术——《热土难离》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

2016-12-05 沧州师院微平台

12月5日上午,师院原创话剧《热土难离》研讨座谈会在八楼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提升剧本的文学性、艺术性及齐越精神的思想内涵、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与话剧主创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IMG_256

发言摘要:

沧州市政协副主席 国家一级作家 电视剧《焦裕禄》编剧 何香久:

《热土难离》将故事“扣”在了真情实感上IMG_257

“读剧本和看戏是不一样的,但这个剧本给了我看戏的感觉,真是不错。其实编剧的工作就是“拿着绳子打结”,拴一系列故事的“扣”。读第一遍时,我找不到“故事扣”,再仔细一看还真有“扣”。在什么地方?在情感上,紧紧地扣在了情感上。当然我们通常说的戏剧的扣是矛盾和冲突,这部话剧里并不激烈,因为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但是它的情感很紧凑。

齐越这样一个国家级的播音大师因为命运的转折到了姜庄子,姜庄子没有给他冷漠,而是给了他一种普通百姓质朴的温暖,他们卑微而又高贵。齐越认识到了姜庄子人民的高贵,所以他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支点。他建立起了村里的广播站。他的播音事业在这片热土上得以继续发展,虽然不再是面向全国人民,不再是广播国家大事,但是他再一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事业,姜庄子对他的意义也在这里。剧本挖掘到了这些朴实的事情,第一幕就很感人。第一个广播站的播音是给老百姓帮忙,齐越用他非常浑厚、专业的声音去帮老百姓找鸡;第二幕喊夯,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没有大的冲突,正是这种平实的事包括后面的豆面饼,都反映着他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话剧的节奏、舞台思维都很重要,最怕话语的膨胀。本剧人物设计合理,台词很简练。姜庄子老百姓说的都是方言,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的人生价值,总是要有一个人生支点来体现的,如果我们给了他一个支点,那剧本自然是成功的。我有一个评判标准,我觉得最好的剧本是‘最简单的故事,最复杂的人’,这里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要复杂。作为下放干部,齐越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他能给老百姓找鸡,给老百姓喊夯号,能干活累到晕倒,能珍惜老百姓给他的半块豆面饼,能在送别的时候表现出澎湃和激越。一个人物的伟大形象全部体现了出来。这个本子的主题很明显,展现了一个下放艺术家的心理状态,用短短四幕的时间,展现了他重新寻找自己生命支撑,最后把自己的光辉留在人间的生动过程。从人性的角度深挖,这一点是很好的,所以说,咱们师院在这一方面做的是符合学术性的。说完了,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韩长松:

《热土难离》提升了沧州的文化形象IMG_258

“《热土难离》是一部有思想高度的作品。其思想内核对当下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对我们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教材。我个人认为,党员干部都应该看一看这部话剧。这是一部很接地气的作品,话剧以上世纪50年代姜庄子为时代背景的,用的是咱们的方言土语,展示的是沧州农村的风土人情。有很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可以说是沧州民俗文化的回放。让我感到很温馨、感动,有一种很深沉的艺术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文艺工作者学习会议上指出: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热土难离》很成功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一成功的创作实践,也丰富了沧州市的话剧文艺创作,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这部作品是沧州师院开拓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齐越老师下放到沧州农村劳动,这应该说是历史给沧州人民及土地的馈赠,也是沧州的一笔财富。但是这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财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被人们淡忘。但是就在沧州建设文化之城的背景下,师院的领导们敏锐的意识到了这段历史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利用创造性思维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全方位的和现代化的阐释。领导和老师们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现在齐越研究中心成了师院的一个标志,对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时,我觉得也提升了沧州的文化形象,对沧州文化的宣传发展是有贡献的。谢谢大家。”

沧州市记者席会主席、原《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总编辑刘桂茂:

接地气 扬正气 有神气

IMG_259

“看了《热土难离》的演出,我感觉真的不错。具体来说有三条,叫做接地气、扬正气、有神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齐越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典范,他生生死死都要和养育了他的人民在一起,因此这出戏再美再妙,只要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回荡在天上的‘神曲’,它也一定是失败的。这出戏的编剧是第一次编,导演是第一次导,演员绝大多数连舞台都没有上过,大家都是‘生坯子’。但是正因为此,大家不懂‘套路’,也就没有了套路,全是凭着一团感情做这些事情。齐越本身是知识分子,但是这是一个和农民融为一体了的知识分子,而我们的演员本身也是知识分子,这样演员和角色之间就有了心灵上的沟通。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个戏的演职员建了一个微信群,叫做‘咱们村里的人’。把自己定位为‘村里人’就是他们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是也不做‘象牙塔’中之人,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歌颂和反映人民群众。‘接地气’是这出戏成功的基础,也是它成功的表现。

‘扬正气’是说这出戏有一个很好的主题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这出戏反映的是58年的故事,距今也正好是58年。对于那个时代,在把握上是有一些困难的。首先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一个朝气逢勃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存在着‘左’的错误的年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的观点,应该是我们在掌握这个分寸的基调。齐越下放劳动锻炼,在一些人眼中是一种‘胡闹’,甚至是一种‘迫害’。但是齐越却把这个当成了一个机会!在许多人看来是被蹉跎了的岁月、被浪费了的光阴,而他却让这一段生命放射出了奇异的光彩。这个戏没有回避当时的问题,万里被打成右派、二愣子随意抓人,都涉及了对当时‘左’的错误的批评,但是全剧表现的还是昂扬向上的生活、是齐越精神上的亮色。

齐白石论画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画之精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一出戏当然更是如此。习近平最近在文联作协会上讲话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齐越的形象让齐越的战友、学生、家人潸然泪下,说明我们演出了一个真实的齐越;但是齐越形象又是被典型化了的。不但有其形,而且得其神。另外,这出戏里的齐越房东吴大爷和吴大妈,愣头愣脑的二愣子、有些油滑的‘富贵’,撒泼打滚的‘辣嫂’,也都演出了剧中人的‘神气’。特别是‘辣嫂’本来是一个文静的学霸,20来岁的姑娘,成功地饰演了一个四十岁泼辣寡妇的形象,活灵活现。我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她有个孩子用了一个标题:《文静“女神”舞台秒变“辣嫂”》,活画出演员的‘神气’。

对于今后,我想提出一点建议,就是把这部戏拍成电影。讲好齐越的故事,沧州有三个载体,叫做‘一馆一戏一园’:齐越教育馆、《热土难离》和位于姜庄子的齐越墓园。要不断提高三个载体的档次,充实纪念馆和墓园,把这个戏再加工再打磨,拍成舞台剧的电影。同时我建议,邀请有关人士对‘齐越精神’的内涵进行总结和概括,弄出几条,争取得到高层的认可。这样,我们的劳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沧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冯彦宁:

《热土难离》给了我两个‘没想到’。IMG_260

“总结一下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齐越教育馆和话剧演出,能引起这么大的一个轰动效果;第二个没有想到,是齐越事迹让我们如此难忘,如此感动。说实话,最初,我对齐越并不十分了解,是通过我们沧州师院,把齐越和沧州的这段关系展示出来,我才渐渐了解了他的伟大。11月15日的研讨会上,全国上下这么多的名家大腕齐聚沧州师院,共同纪念这样一位伟大的播音员这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的父亲也曾经到农村下乡,我们很多人都接受过教育。但齐越具有典型性。话剧选取了一齐越来沧州姜庄子8个月的下放经历作为切口,又选择了其与当地群众交往的几个片段来进行反映,非常有艺术性,所以说这个剧,是一部洋溢着乡土气息,很质朴的小戏。它未必、也不需要很宏大,只要表达出了真情实感,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此外,还有一个“没想到”是我们沧州师院这些教师能演得这么好,通过齐越的事迹,展示了我们沧州师院不但有一批优秀教师,还有一批优秀演员。”

《沧州日报》副总编 赵一兵:

《热土难离》艺术再现了齐越先生“心随人民”的形象

IMG_261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是齐越教育馆建设的间接参与者。不论是齐越教育馆的建成,还是这场话剧的成功演出,可以说是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用陈书记的话说,齐越教育馆的建成是“无中生有”;《热土难离》这场话剧,感动了无数人。作为一个地市院校,能把教育部领导、全国播音主持界的专家汇聚在一起,汇聚了这么高的人气,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但这个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体现了师院的‘用心做事、真情付出’的精神。如果没有师院的领导抓住这次机遇,没有师院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话,也就没有齐越研究中心的建成,更不可能有这场话剧的演出。所以说师院人是用齐越精神创作、演出齐越的事迹,有今天的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受我母亲(万里教授)的影响,我自小就听说过齐越先生的种种事迹。齐越教育馆建成、话剧演出以后,我总在想,什么是齐越精神?忠诚正直、爱憎分明、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深入群众、无私奉献都是齐越精神。但我认为,齐越精神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就是齐越用他的真情,真心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点在《热土难离》一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齐越老师在姜庄子劳动期间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感情是真挚的。没有这种真挚的感情,他也不会留下遗愿: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姜庄子村。另外一点,真情和真心,不仅体现在齐越和老百姓的关系上,更体现在他对播音艺术的创作上。我记得我母亲在辅导播音员和主持人时,总是强调一个观点:在朗读过程中不要刻意地追求声音的高低起伏,这样的声音一定是苍白的。朗读首先应该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次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感情。齐越老师曾说过:播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所播的内容真动心,对播音的对象动真情。齐越认为,播音员应与党和人民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和人民同甘苦。齐越同志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信仰非常坚定的人。在他人生的七十多年里,一生对党的信仰,对人民的感情,真是发自内心。这一点,是那一代的老艺术家的特点习总书记在最近的文代会上有这样一句话: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天地,跃进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跳动。话剧《热土难离》正是通过艺术再现,让“心随人民”的齐越的形象展现在了舞台上,衷心的感谢创作团队!”

《沧州晚报》副总编 殷毓平:

发出了好声音 讲述了好故事 体现了文化人的责任担当IMG_262

“《热土难离》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发出了好声音,讲述了好故事。习总书记说: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我认为《热土难离》正是一部展现伟大灵魂的作品。大家都知道,齐越是一位大师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姜庄子仅仅待了八个月,是什么让他生前留下遗愿,死后把骨灰埋在姜庄子这片大地上?是因为他心里有人民,才会把八个月的劳动当做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因为在他胸中有大义,才会知恩图报,以感恩的心,落叶归根般的回报这一片大地上的人民,死后也要为姜庄子肥沃一片田,这是一位老播音艺术家发出的最美的中国好声音。《热土难离》深厚的思想内涵还体现在一个个有志愿,有意思的故事之中。这些源自生活的,鲜活的故事,正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典型事例,是人民群众友善,淳朴,大爱等中国精神的深刻表现。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是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造福人民,取信于民?《热土难离》这部话剧都给了人日益的启迪。

本剧是沧院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剧。剧中没有大演员,却是一部经过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一部精品,话剧的结构让人耳目一新,拿序幕来说,就像我们写新闻,好的报道要有好的导语,导语讲究把最重要的按先后版订出来,那么序幕就是把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一下子呈现在观众面前。姜庄子的村民与师院学生为齐越献花的情景拉开了剧的序幕。一位北京大艺术家为什么把骨灰埋在沧县的一个小村庄?这就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好奇。而华教授的介绍和诗朗诵:为百姓说话的人,百姓永远把他举过头顶,为人民发生的艺术家,人民永远不忘他的姓名。更掀起了观众心中巨大的波澜,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序幕之下,一幕幕有序展开,这样生活的误会,故事的冲突,时代的悲欢,人性的微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戏剧内容。剧中不时出现的老照片,还有豆面饼子,罐头瓶子,旧书信等等更增添了话剧的现实感,让看似平淡的生活充满了现实的后路和艺术的张力。习总书记在文代会的讲话中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的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写照。《热土难离》还不能说是时代的经典,但他透过了一个人物的生活片段,见微知著地体现了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这也是著作,结构的高妙之处。

本剧体现了文化人的责任担当。《热土难离》剧中演员很多是大学教授,但在剧中已无法找到他们平日里熟悉的样子了,每个人都成了剧中的一个!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拿主角于焕强书记来说,于书记扮演的齐越先生,融入了他的多年深厚的播音主持功力,与人物身份有一定的契合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展现了红色年代老艺术家的质朴,亲和,一位现代,时尚的他展现了不一样的五十年代时代范儿。还有扮演万里教授的张海燕教授,戏份不多,出场很少,但却给人就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他们用心揣摩,倾力打造,真的是很难做到。编剧刘教授为了写好剧本,都要成了姜庄子村的村民了!为《热土难离》的演值人员和所有做出过贡献的人们点赞!

总之,《热土难离》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也不仅是一个学院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铸就的风雨彩虹,是一片扎根热土的时代森林,是一部向伟大灵魂致敬,向伟大人民致敬的优秀作品。其穿越了上个世纪与新世纪的悠长的时间,达到了人们心灵上的共振。最后,我们将持续关注《热土难离》,不断引爆师院的小宇宙,引爆沧州文化教育的小宇宙!”

沧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玉锋:

《热土难离》体现了师院的眼力和实力 也是师院发展的助力和推力

IMG_263

“谈四个方面的感触:一是眼力。发掘齐越这个题材,说明我们具有非常高的眼力。齐越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其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齐越老师的精神高度对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师生的心灵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齐越在姜庄子生活期间的感人故事为切入点,是一个奇思妙想。二是实力。本剧的演员都是师院的老师。教授变“演员”,说明我们的老师非常有实力,我们的学校非常有魅力。三是助力。87版《红楼梦》的演员生命的路径都与他们的角色融为一体了。我们的老师通过演这部戏,充分理解了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感受了齐越老师的人格魅力,这是我们心灵的一个再造过程。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我们不断超越,创造奇迹的信心。四是推力。建议进一步打磨剧本。参加一些评奖活动,争取得奖。通过这个戏来扩大我们的社会影响力,建立与相关行业及各大高校关系的纽带。同时挖掘沧州本地类似题材,继续演,将其当作师院特有的优势做好、做深。”

活动由校党委书记陈西峰主持。话剧总监制副校长牛芙珍出席座谈。《热土难离》主创人员参加活动并发言(发言摘要将于近期刊出。)

IMG_264

上一篇:师院招聘会,解你就业难 ——必赢nn699net官网举办2017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下一篇:师院“教学名师收徒典礼”隆重举行 陈西峰要求全体教师学名师 做名师 超名师